中伏的日子就要结束了,而紧随而来的则是立秋的到来,今年的立秋时间是2025-08-0613点51分19秒,而立秋结束的一个时间是2025-08-0604点33分35秒,在农历的时间上是闰六月十四。作为四时八节之一,立秋,是人们最为重视的一个节气之一,当北斗指向西南。太阳黄经为135°。从这一天起秋天开始,秋高气爽,月明风清。此后,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
当然大家要知道,这个气温下降,并不是说暑热就立马消失了,而是相对来讲,早晚可能会凉快一点了。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立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这个我们还是要提前了解的。
古人之所以很重视这个节气,不单单是因为它是夏季到秋季的一个过渡,同时也是在告诉我们,秋天到了,又到了可以收获的季节,提醒大家要记得早点采收,不能耽误了农事,而关于立秋,民间也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风俗,比如说摸秋、贴秋膘,还有秋忙会等等,另外在农村当中,人们还会根据立秋来的早晚,来判断丰收年景,比如说“六月秋,粮食丢;七月秋,样样收”,今年是几月秋?年景咋样?
六月秋,粮食丢;七月秋,样样收
这个意思也比较的简单,说的就是立秋如果是在六月的话,那么粮食容易歉收,意思就是可能会迎来一个不好的年份,反之,如果是七月立秋的话,那么作物就容易全部收上来,出现五谷丰登的一个情况。
这个说法和“六月秋,便罢休;七月秋,热到头”来一起理解,更为的恰当,立秋若在农历六月,天气转凉较快,易致农作物歉收;若在农历七月,天气持续炎热,则五谷可望丰收。这个主要是根据气候来判断接下来的一个天气情况。
在清代梁章钜在《农候杂占》中也有记载,“七月秋样样收,六月秋样样丢”。意思其实差不多,其核心的一个原因,就是如果立秋在农历的六月,天气就会凉的比较快,如果是在农历的七月,天气炎热会持续很长的一段时间,而作物就可以得到很长时间的生长,那么自然也就更容易带来丰收。
今年是几月秋?年景咋样?
按照时间来看,今年立秋的农历时间是闰六月十四,这样一看,立秋的时间就是在六月,按照其说法,六月秋,样样丢,那么后续的年景不是特别好,会突然变得更加的凉快了。
但是今年的立秋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那就是在六月当中加入了一个闰字,是闰六月立秋,和传统的六月立秋是不一样的,闰六月立秋,是第二个六月立秋,那么按照时间来看,我们可以把它当做是七月立秋,而七月立秋,年景是比较不错的,容易带来五谷丰登。
当然这些说法,都是古人说的,那个时候没有天气预报,所以只能是按照总结的规律来看,但是如今有了天气预报,我们直接观察天气就可以了,按照气象部门的一个说法,今年三伏天的温度要比往年要高,那么这就符合七月立秋的一个逻辑了,七月立秋,年景会比较的不错。
因此,今年立秋之后,秋收可以顺利进行,作物也会迎来丰收,像在我们家里,现在的瓜果蔬菜,就吃不赢,所以天气炎热,对于后续的作物来说,还是比较有利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