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流转,节气更迭,明日便是立秋节气。立秋作为二十四节气中重要的一个节气,标志着秋天的开始,承载着人们对季节变换的感知和对生活的热爱。
在立秋这一天,当然少不了一些传统习俗,其实流传下来的诸多老传统并非迷信,而是先辈们在长期生活中总结出的智慧结晶,值得我们去尊重和传承。
在立秋当天,我们除了要吃一些润燥的食物之外,还要记得“1 要抢,2 要晒,3 要祭” 这三项习俗,尊重老传统,顺利入秋。
1 要抢:抢秋膘,为健康蓄力
立秋时节,北方地区流行 “抢秋膘” 的习俗。经历了炎热的夏天,人们常常因为食欲不振而身体消瘦,也就是俗称的 “苦夏”。
立秋到来,天气逐渐转凉,食欲也随之恢复,此时 “抢秋膘”,正是为了补充夏季消耗的营养,强健身体,为顺利入秋打好基础。
“抢秋膘” 的方式很简单,在立秋当天,家家户户会准备一些饺子或其他美食。饺子形如元宝,寓意着丰收和财富,吃饺子也象征着 “抢” 到了福气和健康。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热腾腾的饺子,聊着家常,不仅满足了味蕾,更在欢声笑语中为身体注入了能量,以饱满的状态迎接秋天的到来。
2 要晒:晒秋,晾晒丰收的喜悦
在农村,立秋 “晒秋” 的习俗充满了生活气息。经过春夏的辛勤劳作,农民们迎来了丰收的开端,玉米、辣椒、南瓜等农作物陆续成熟。立秋这一天,人们便会将这些丰收的果实晾晒在屋顶、庭院或者专门的晒架上。
阳光洒在色彩斑斓的农作物上,玉米金黄饱满,辣椒鲜红似火,形成了一幅幅独特而美丽的 “晒秋图”。在安徽、湖南、江西等地的乡村,这样的景象尤为常见。
“晒秋” 不仅是为了让农作物更好地保存,便于后续的加工和食用,更是农民们对丰收的庆祝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每一缕阳光,每一颗果实,都承载着他们的汗水与喜悦。
3 要祭:祭祀,感恩自然与先辈
古时候,立秋祭祀是一项重要的活动。天子会率领众臣举行迎秋仪式,祭拜秋神,以感谢大自然的馈赠,庆祝丰收的到来。这一习俗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丰收的珍视。
虽然如今的祭祀仪式没有古时候那么隆重,但其中蕴含的感恩之情却一直延续着。人们通过祭祀,表达对天地的感恩,感谢它们孕育了万物;也表达对先辈的怀念,感谢他们传承下来的农耕智慧和生活经验。
祭祀活动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脚步,回顾过去,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
明日立秋,“抢秋膘”“晒秋”“祭祀” 这些老传统,是先辈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它们不仅仅是一种习俗,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情感的寄托。
让我们尊重这些老传统,在立秋这一天,用自己的方式去体验和感受,让这些充满智慧的习俗在新时代依然焕发生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