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凭什么?我辛辛苦苦给你看了五年门,只给我三万块钱!"李大山拍案而起,脸涨得通红。
对面的外甥周明却冷笑一声:"已经很照顾你了,市场价最多一万五,我多给你一倍还不满意?"李大山气得浑身发抖,转身就走。
刚到家,手机震动,一条短信让他愣在原地,眼泪顿时涌出。
01:
李大山今年六十有五,退休前是某国企的普通工人,每个月两千多的退休金勉强够自己生活。五年前,他的小外甥周明刚创业开了个小型加工厂,需要有人看门看厂。
"舅舅,您一个人在家也是闲着,来我这边帮帮忙呗?"周明笑眯眯地说,"您就负责看门,其他的什么都不用管,每个月给您五百块零花钱,管吃管住。"
李大山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一来可以帮外甥的忙,二来自己一个人在家确实寂寞,还能省下房租水电。
他对这个外甥有着特殊的感情。
周明的父亲早年出车祸去世,是李大山帮着姐姐把周明拉扯大的。从小学到大学,周明上学的学费有一半都是李大山出的。
为了这个外甥,李大山五十多岁还在拼命加班,就是希望他能够出人头地。现在外甥创业了,自己能帮一把当然要帮。
"好好好,舅舅我明天就过来。"李大山拍着胸脯保证。
就这样,李大山成了周明工厂的门卫。工作很简单,就是看好大门,检查进出的人员和车辆,晚上巡逻几圈确保安全。
厂区不大,周明给他安排了一间门卫室住,虽然简陋但也足够了。
刚开始那几年,周明的工厂经营得不太顺利,常常入不敷出。李大山心疼外甥,有时候连那五百块零花钱都主动不要了。"你留着周转吧,舅舅不缺这点钱。"他总是这么说。周明也会感激地拍拍他的肩膀:"舅舅,等厂子好起来,我一定不会亏待您的。"
李大山信以为真,兢兢业业地工作着。不仅看门,厂里的杂活他也主动去做。
扫地、擦玻璃、修水管、换灯泡,只要是他能做的,从不推辞。冬天的夜晚,他顶着刺骨的寒风在厂区巡逻;夏天的中午,他汗流浃背地帮工人们搬运货物。
那时候,周明对舅舅还算客气,每逢节假日会叫上李大山一起吃顿饭,偶尔给他买点营养品。李大山心里暖洋洋的,觉得外甥还是懂得感恩的。
随着工厂规模越来越大,周明的态度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从最初的亲切问候,到后来的点头示意,再到现在的视而不见。李大山心里有些失落,但他总是安慰自己:"年轻人忙,可以理解。"
三年前的一个夏天,厂区发生了一场小火灾。正是李大山发现得及时,冒着危险第一个冲进去扑灭了火源,才避免了一场大灾难。
那次之后,他的左手落下了轻微的烧伤,留下了一片疤痕。
周明当时感激涕零:"舅舅,您救了我的工厂啊!等我赚钱了,一定好好报答您!"
可是,许诺的"报答"始终没有兑现。李大山的工资依然是每月五百,从未增加过。
而周明的生活却越来越奢侈,新买了豪车,又在市中心置办了房产。每次李大山听工人们谈起周明的"战绩",心里都是既自豪又有些落寞。
02:
李大山从没想过自己会和外甥闹到如此地步。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一个月前。那天,李大山在打扫厂区时不小心摔了一跤,腰部扭伤,疼得直不起身来。
工人们把他送到医院,医生说需要住院观察几天。
李大山躺在病床上,等了一整天,也没等来周明的探望。直到第二天中午,周明才匆匆赶来,只待了不到十分钟就走了,连句关心的话都没有。临走前,他皱着眉头说:"舅舅,你年纪大了,干不动就别勉强了。"
这句话深深刺痛了李大山。他突然意识到,在外甥眼里,自己或许只是一个廉价的劳动力,而不是亲人。
这种认知让他整夜难眠。
出院后,李大山注意到工厂里多了几个陌生面孔,都是年轻力壮的保安。一个叫小王的工人悄悄告诉他:"老李,听说老板准备裁掉你,已经在招新人了。"
这个消息如同一盆冷水浇在李大山头上。五年来,他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这个工厂,把外甥的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
而现在,自己却要被无情地抛弃。
带着忐忑的心情,李大山主动找到了周明。周明正在办公室里接待几个客户,见舅舅进来,脸上闪过一丝不悦,但还是勉强笑着把客户送了出去。
"舅舅,有什么事吗?我挺忙的。"周明靠在办公桌边,语气有些不耐烦。
李大山咽了咽口水:"小明,我听说你要...要辞退我?"
周明面色一僵,随即恢复了平静:"不是辞退,是为您考虑。您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这工作太累了,该休息了。"
"可是我还能干啊!我身体好着呢!"李大山急切地说,"那点小伤已经好了,不碍事的。"
周明摇摇头:"厂子现在规模大了,安保要求也高了,需要专业的保安。您就安心回家养老吧,我会给您一笔钱的。"
听到"钱"字,李大山心头一震。他从没有主动向外甥要过钱,这些年来勤勤恳恳,不就是希望有朝一日外甥能记得他的好吗?
"那...你准备给我多少?"李大山小心翼翼地问。
周明打开抽屉,拿出一个信封递给他:"三万块,算是这五年的补偿吧。"
李大山接过信封,难以置信地看着周明:"五年就三万?"
"已经很多了。"周明一本正经地说,"按市场价,看门一个月也就三百块,一年三千六,五年一万八。我给您三万,已经是翻了将近一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