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七年级家长,大家好!
今天想和大家聊一个看似基础、却能决定孩子初中数学成绩走向的关键——计算。
可能有的家长会说:“计算嘛,不就是加减乘除、解方程?孩子小学就会了,七年级应该没问题。”
但我想告诉大家:七年级的计算,早已不是小学的“重复劳动”,计算的“复杂性”和“严谨性,已经翻倍,一旦计算出问题,整个初中甚至高中的数学学习都危险。
先给大家看一组数据:去年我们跟踪了200多名七年级学生的期中试卷,发现超过60%的失分,不是因为思路不会,而是因为计算出错。
比如一道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孩子列对了式子,却在移项、合并同类项时算错了系数;一道整式加减题,符号搞错、指数算错,结果整个题一分不得。
这些错误,家长看着可能觉得“粗心”,但在初中数学里,“粗心”的背后,是计算能力的断层。
为什么七年级计算这么关键?因为它是整个初中代数的“起点”和“工具”。
小学计算以具体数字为主,而七年级一上来就是有理数运算——负数、绝对值、乘方,这些概念本身就抽象,运算规则又多了符号变化、优先级判断,一步错就步步错。
接下来就是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之后八年级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因式分解,九年级的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等,都离开扎实的计算功底。
很多孩子到了八年级成绩突然下滑,家长以为是难度增加,其实根源往往在七年级——计算速度慢,导致考试做不完题;计算准确率低,简单题拿不到分,难题更没精力攻克,久而久之,孩子对数学的信心被消磨,甚至产生畏惧心理。
更让人担心的是,计算能力的薄弱是“隐性”的,初期可能不明显,但到了高年级会集中爆发。
比如七年级有理数运算不过关,八年级学分式时,通分、约分就会频频出错;七年级整式化简不熟练,九年级解一元二次方程时,配方、求根公式的计算就会漏洞百出。到那时再补,要花成倍的时间,还可能让孩子错过提升的关键期。
那怎么帮孩子打好计算基础?关键在“刻意练习”。
学校的作业量有限,很难针对每个孩子的薄弱点反复强化。
家长帮孩子选择一本贴合七年级计算重点的练习册,让孩子在专项训练中扎实提升。
每天坚持练习15分钟,计算能力显著提升,计算准确度和速度快人一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