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长 3889 字,阅读大约需要 5分钟
班主任工作不是纯粹的管理工作,更不是行政事务工作,它是一个育人的工作。
班主任的三类日常工作
大家在一线工作,不管您在小学、初中还是高中,只要是班主任,可能都有一个感觉——每一天都有好多事,忙得不行。我试着把班主任的日常工作进行了分类。
01
来自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
我们可以把这类工作称为事务,如果不严谨地表达,这类工作大概也叫作杂活,比如发通知、收回执、保险填报等等。这类事务总的来说,就是把各类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和上报。
这一类工作有一个比较悲伤的消息,它基本上是没有办法减少的。因为它不来自我们自身,而来自主管领导,以及跟教育相关的其他社会部门。我们没有办法从源头简化这部分工作,但是我们可以从信息处理和搜集的方式上,运用生产工具的革新,力争把它做得更简洁,比如运用各种各样好用的小程序等。
02
来自学生的事故
班里的孩子们每天可能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故事,其中相当一部分故事就发展成了事故。这类事情的背后通常跟规范或纪律的破坏和挑战有关,我们也习惯上把它叫作常规。
常规在老师的工作中占多大的比重?大约有百分之七八十。所有的班主任老师,他们工作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抓常规上。
03
来自学生家长的投诉
投诉围绕着各种关系,有的来自学生和学生的关系,比如自己的孩子在班里是不是被别人欺负,有没有被孤立、欺凌;还会来自学生和老师的关系,比如某个科任老师是否对孩子关注不够,哪个老师可能会对学生有成见;当然还有一部分来自亲子关系,通常是家长对老师的求助。
建设有教育功能的班级
1.看班、管班和带班
以上我说了一些班主任工作的现象,那么我们怎么才能接近班主任工作的本质?我们可能首先要理解一下班主任工作的相关词汇。
在日常生活中,跟班级或者班主任工作相关的有几个词:班级工作、班级管理、班级建设或者班级教育。不知道在这四个词里,老师们平时描述自己工作的时候,最喜欢用哪个词?词汇的本身,是我们对这件事情的理解和观念。
“班级工作”这个词,实际上是从学校行政工作的话语方式来阐述的。而“班级管理”则是从管理学角度出发。
当然,我们也讲“看班”“管班”和“带班”,这三个动词很有意思。在描述自己工作的时候,小学老师对“看班”的体会可能更深刻,因为要去班里看自习、看操、看饭,还得看着某个科任老师上课时班级的纪律状况。
而我们在形容那些非常优秀的同行时,却基本不使用“看班”,而是使用另外一个动词——带班。大家可以琢磨一下其中微妙的差别。
不过在平时讨论的时候,大部分人还是讲“管班”,比如“这个班能不能管住”。这个时候就能看出我们对班级的期待是什么——稳定,也就是有序不乱、有效不慢。“管”就是管住学生,让他们好好学习,这时我们的关注点全是纪律、卫生、成绩。
但是当我们说“班级建设”和“班级教育”的时候,我们开始回归到另外一个话语方式,这个话语方式是教育学的话语方式。
教育是什么?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也就是大家反复强调的育人。老师育人有哪些路径?
第一,教书育人。这与老师的专业能力、教学能力是密切相关的,能力越到位越能实现育人;
第二,自身示范。教师伦理具有示范性,所以我们对老师的人格、形象、专业能力会有很高的要求;
第三,班主任特有的一条路径——带班育人。即以班级建设为载体,建设出一个具有育人功能的班级。
2.班级何以育人?
班级是什么?班级就是孩子们生活的环境。我们从小到大,在所有受教育的岁月里,一般都是跟一个班连在一起的。置身于这样一个环境中,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如果管班“管”的是规则,是规范,是架构,那么带班“带”的就是风气,是舆论,是目标,是价值观。它意味着我们要建设出一个具有育人功能的班级。
陶行知先生有句很经典的话——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教育。这一点其实理解起来很容易,就像为什么我们特别重视原生家庭一样。原生家庭是一种生活的环境,我们没有办法改变它,但可以对抗它。我们不是在家待一辈子的,我们要离开家进入学校,然后离开学校进入社会。所以处于学校这个环境里,某种程度上就能帮助你抵御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也因此,班级对于学生而言,具有不可替代的、至关重要的育人功能。
班主任工作不是纯粹的管理工作,更不是行政事务工作,它是一个育人的工作。它的育人路径就是带班育人,其核心是考核班主任的班级建设和班级教育能力,即能否建设出一个具有育人功能的班级,在环境的潜移默化中去影响和培养人。
3.班主任如何带班育人?
人是怎么培养出来的?答案是通过做事,不断增长见识,提升能力。在班级这样一个空间里,班主任老师最关键的工作就是要关心学生的这三类问题:
第一类是学习,培养与学业和认知相关的技能;
第二类是相处,培养社会技能;
第三类是心理,培养心理素质与道德品格。
带班育人就是建设或者创造一种生活,用陶行知先生的话来说,班级生活其实就是过日子。
普通班主任每天跟孩子说要求、命令、指责,总是谈三件事——纪律、卫生、成绩。
优秀班主任很少直接提纪律、卫生和成绩。他们会带着学生去玩,办各种各样有意思的活动。优秀班主任关心的是目标、活动和氛围,关心的是孩子们在这里会不会舒服、会不会喜欢。他们追求过一种有意思的生活,培养一种积极的、完整的、丰富的、有趣的生活样态。通过这样的生活,潜移默化影响和改变每个孩子的状态,让学生们完成向上和向善。这种方式就是带班育人,也是班主任老师最关键最重要的专业能力。
主动引领,带班育人
1.班主任的首要问题:把班级带到哪儿去?
班主任领导力的第一条就是明晰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要把班带到哪里去。所以我在写带班育人方略的时候,总是会问老师们:你想带一个什么样的班?你希望自己的班级具备什么样的价值观和氛围?你想在这样的班里面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这是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问题。
你可以在周末的上午拿出一张纸,做一场头脑风暴,把你能想到的所有最美好的,你希望你的班和你的学生具备的特质写上。
第一步,写得越多越好,一直到写不出来为止,尽可能完整而丰富地呈现你想要的。
第二步,做选择,你得告诉自己,这么多东西不可能都实现,你要划掉多余的,只留下3至5个目标和品质。当然,你还需要对这些进行整理,把同类合并。
第三步,需要跟学生进行碰撞,了解学生想在一个什么样的班里生活。老师的想法和学生的想法碰撞,这个班就明确了价值观和目标。
这个过程中,我们要遵循规律。比如,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所以我们要明确未来的社会什么样,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比如,遵循孩子的年龄特点,提出的要求不能高过学生的发展阶段;比如,自律。小学一年级学生怎么培养自律能力?很简单,培养不了。因为一年级能做到自理就已经很成功了,真正的自律是小学高年级向初中过渡的时候形成的。
2.如何超越具体,找到班级核心问题?
假设您中途接手了一个“乱班”,您将如何重建它?这道题背后的问题就是——在班级建设的时候,如何超越具体的事,找到一个班级最核心的问题?
在我看来,构成一个班级的最核心的大概是三个要素。
第一个要素是结构。结构性要素的核心包括职责、标准、流程、约定和技能。老师要解决“乱”的问题,而“乱”有两步,第一是“混乱”,第二是“捣乱”。我们更容易注重“捣乱”,但对于整体的混乱缺乏足够关注。
第二个要素是关系。关系解决的是人在一起还是心在一起的问题。这里的关系包括老师和学生,家庭和学校,家长和老师。
第三个要素是目标与价值观。个体和集体是有关联的,它们的顶端是价值观和目标。
在我们的日常中,总是花大量精力来处理结构性要素,其中又主要是被动处理事故。如何通过结构性的建设来解决班级混乱问题,通过风气的影响来解决捣乱问题?其答案是靠正向引领。引领是什么?就是老师带着学生主动做一些事,而不是被动地解决事。
普通班主任强调的三个关键词是纪律、卫生和成绩,而优秀班主任强调的三个词是目标、关系和活动。大家说的纪律问题,其实背后根本上是观念的问题、价值的问题和关系的问题。
3.不同阶段的班级,育人功能也不同
所有班在最初构成的时候,它的核心其实都是时间、空间和名册,我把它称为“物理意义上的班”。几乎所有老师承受上级要求时,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都是怎么把“物理意义上的班”变成“社会学意义上的班”,尽快建立稳定的秩序和提高效率。这一部分就是结构问题,如果做不到,这个班就容易成为乱班。之后班主任再关注“心理学意义上的班”,也就是从人在一起到心在一起,建立人和人之间的连接,个体和集体之间的归属,即关系问题。而“教育学意义上的班”就是价值、方向、目标。成为“教育学意义上的班”,就意味着不能仅仅关注常规,你要找到常规背后的东西。你不能仅仅解决事,你要去想目标价值和育人,从解决问题到主动引领发展,从处理事到培养人。
如果仅仅是处于行政视角看待班主任工作,我们就会觉得厌烦、劳累,被不断消耗。如果我们仅仅站在育分的学业视角,我们关注的重心就不是完整的人,而只是学生的分。但如果我们站在育人的生命视角,大家就会发现,班级工作实际上和自身成长也是交织在一起的。
“照亮他人,升华自己。”这是我很喜欢的鲁洁老师的一句话,送给大家,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能和学生们一起成长。
校长派投稿邮箱:xzpxzzk@163.com
来源丨校长内参
编辑丨智库君
说明丨校长派尊重原创,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侵权,我们会及时声明或删除。
我们在一起,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