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首登格陵兰岛大岩壁 何川团队再次创造历史
游客徒步穿越乌孙古道遇山洪 2人遇难158人被救出
白马山失联5人均已遇难 共出动救援人员1300余人次
向付召速攀慕士塔格峰 ,登顶用时13小时08分钟
安踏冠军发布全新主题视频和山峰GTX冲锋衣,致敬不断向上的追光者
330四冠王Franco空降巨人出师会,吹响巨人出征号角
AAAD × Reebok宠物用品联名宠物包正式发售,凝聚更多“共同行动人”
清水河BC露营:唤醒纯粹的山野气息
班夫山地嘉年华落地阿那亚·金山岭,为期10天的户外盛宴
《尽兴》
国人首登格陵兰岛大岩壁 何川团队再次创造历史
格陵兰岛偏远无人区腹地的深隧峡湾,首次迎来中国攀登者。始祖鸟运动员何川与自由攀登者赵晨、摄影师刘擎在无人极地与多变气候考验下,以坚定意志直面挑战,拼尽全力,实现身体与精神的自我突破,成功抓住时机,登顶高差970米、共30段的大岩壁War and Poetry线路(5.12c),完成国人在格陵兰岛的第一次攀登探险。
▲ 图片来源:ARC’TERYX始祖鸟小红书官方账号
格陵兰岛这片以野性与神秘而闻名的极地秘境,峡湾深邃幽长,冰川、山脊与海洋在此交汇。何川团队来到南部的Tasermiut峡湾,向高差970米,共30段的大岩壁线路开启自由攀登的挑战。他们不仅要应对高难度的技术与体能挑战,还须接受极地原始而陌生的试炼。在无人极地与多变气候下,他们终于抓到时机,以专注、坚韧与不断超越自我的进去精神,拼尽全力成功登顶,开辟了属于中国攀登者的新历史。
▲ 图片来源:ARC’TERYX始祖鸟小红书官方账号
据随行摄影师刘擎分享,攀登当天早上四点半出发战斗,次日凌晨三点才得以休息。当时看天气预报只有三天窗口,岩壁上的何川当机立断,雷厉风行,终于赶在变天前团队在最后一刻安全下撤至地面!一行人刚到岩壁底部,就下起了倾盆大雨。虽然险象环生,但是这条线路却有一个浪漫的名字“战争与诗歌”。
▲ 图片来源:ARC’TERYX始祖鸟小红书官方账号
格陵兰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其北部覆盖着南极意外最大的陆地冰盖,其南部海岸的地形和巴芬岛类似,由于冰川侵蚀作用,整个格陵兰岛有39000公里左右的海岸线,几乎可以绕赤道一圈。冰川如刀削斧砍,形成大量未经探索的花岗岩大岩壁。
何川团队这次攀登的Tasermiut是南部的一处峡湾,是格陵兰岛最佳的大岩壁之地。2010年,比利时的Favresse兄弟和同胞Sean Villanueva以及美国摄影师Ben Dito,在英国船长Bob Shepton的带领下,在格陵兰西海岸攀登了一系列大岩壁路线,并由此获得金冰镐奖。
游客徒步穿越乌孙古道遇山洪 2人遇难158人被救出
8月1日,新疆拜城应急管理局就游客被山洪冲走事故发布了情况通报。2025-08-06上午10时26分,拜城县公安局接到群众报警,在距离乌孙古道南出口20公里处,徒步穿越者陈某不慎落水失踪。接警后,拜城县公安、应急、消防等部门专业救援力量立即赶往事发地全力展开搜救,13时40分许,陈某被发现,已不幸遇难。当日21时40分许,拜城县应急救援人员在距离古道南出口4公里处的河道中又发现一具遇难者遗体,经公安部门初步勘验,为徒步穿越者周某,符合溺亡特征。
截至7月31日23时,经拜城县公安、应急、消防、卫健等救援人员艰苦努力,158名徒步穿越者被安全救出,还有300多名徒步穿越者被妥善安置在古道内的营地和消防救援站,物资供应充足、人员安全。目前,现场救援、事故调查、善后处置等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中。
▲ 图片来源:相关新闻视频截图
7月30日,拜城文旅发布通告:近期以来,拜城县高温、雷电、短时强降水等极端天气连绵不断,持续高温导致乌孙古道内冰雪融化、山洪增多、河床水位上涨,加之山区内极端天气高发频发,乌孙古道内徒步安全风险剧增,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经综合研判,我县于7月30日起暂时关闭拜城县黑英山乡乌孙古道南入口,待符合开放条件后,将第一时间予以开放,由此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据拜城县应急局工作人员称,景区内有营地,已派员向被困游客供应物资。31日上午,徒步爱好者黄先生告诉记者,自己是23日开始乌孙古道徒步,原本计划是28日出来,但因为在26日就遇到暴雨,河水暴涨,被困在了古道游客中心一天,当时约有100多人,包括商业团和徒步者,“吃喝不愁,就是物价有点贵,没有手机信号,只能用现金。
▲ 图片来源:相关新闻视频截图
乌孙古道始于乌孙国与龟兹国之间的道路,全程约120公里左右,南北终点分别为阿克苏拜城县黑英山乡和特克斯县喀拉达拉镇琼库什台村,乌孙古道与夏特古道、狼塔C线并称新疆户外探险的“三大线”。近年来乌孙古道已经被阿克苏拜城县文旅官方推出徒步景点,每年会对参与带团俱乐部、领队、详细路书进行审核,被新疆户外俱乐部一直向内地游客推荐的徒步路线。
据悉,乌孙古道北穿南最后一天基本上都是在狭谷中行走,要过几十趟河,七月份是天山融雪水量最大的时节,地貌经常被冲下来的石头改变,有时连马都过不去,危险性极高。在户外圈里近这几年都经常有出事的传闻。徒步旅行、自驾挑战、上高原、穿越无人区是为了体验自然、挑战自我,但不能以生命为代价。大家应倡导理性出行,根据自身能力选择合适的路线和活动,不跟风、不冒险。每一个生命都无比珍贵,安全回家才是户外探险的最终目的。
白马山失联5人均已遇难 共出动救援人员1300余人次
8月3日,惠东县应急管理局发布情况通报称,8月1日20时22分许,110警情接到一位群众报警,与其一同到惠东县白盆珠镇白马村白马山的5名人员在游玩过程中被水冲走失联。接警后,惠东县应急、公安、消防、白盆珠镇政府等部门组织专业救援力量立即赶往事发地连夜全力展开搜救。
由于事发区域地形复杂、水流湍急,属于未开发开放、不具备安全条件的区域,加上夜间能见度低、河流暗流较多,且连日来持续强降雨,搜救难度大。至8月3日14时15分左右,失联5人全部找到,均已无生命体征。期间,共出动救援人员1300余人次。目前,各项善后处置工作正在有序展开。
▲ 图片来源:相关新闻视频截图
近日因户外天气遇难事故频发,大家从事户外探险运动,出行前务必关注目的地天气变化,充分了解相关活动相关区域的风险和安全规定,严格遵守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发布的公告、提示等安全管理规定,不要参与涉水高风险项目,不要前往未开发开放、不具备安全条件的河床、网红点、泄洪区等危险区域游玩、徒步或露营。
据此前报道,8月1日,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境内网红景点爱心潭有6人下水游玩时被水冲走,其中1人被困在小岛上,另5人失联。据悉,爱心潭位于惠东县白盆珠镇白马村白马河畔,是新晋的网红景点,也叫“连心谷”,不少人前往打卡游玩。不过有从事文旅的市民表示,爱心潭很危险,是一个网红景点。
▲ 图片来源:相关新闻视频截图
对于网红景点,尤其是游客擅自进入未开发、未开放区域,一旦遭遇洪水、泥石流、坍塌、潮汐、飚风大浪等自然灾害或走失迷路、体力不支、攀爬跌落、野生动植物侵害、自身突发疾病等意外,极易造成人员伤亡。
据悉,该县白盆珠镇白马山、多祝镇与九龙峰旅游区大南山、白花镇铁炉嶂等山脉;平海镇狮子岛、情人岛、桑洲岛,巽寮坪峙岛,港口管委会小星山、圣告岛等海上无人岛屿;针头岩、海上风电场等海域,存在地理位置偏僻、交通通行条件差、地形或风浪海况复杂、通讯信号不稳等情况,均属未开发、未开放区域,安全隐患较大、救援难度大。
向付召速攀慕士塔格峰 ,登顶用时13小时08分
7月31日,在慕士塔格顶峰7546米处,莫干山姑娘向付召展开被狂风撕扯的旗帜,雪镜结霜、脸被冻伤,也难掩她的笑靥嫣红(截至发稿时,向付召具体速攀风格和形式等详情尚未知晓,期待更多后续新闻报道)。她以纤细的身躯,为这座伟大山峰的攀登季画上了一个大大的惊叹号!对于向付召来说,慕士塔格的巅峰不是终点,而是通往更高梦想的崭新起点。
▲ 图片来源:向付召视频号截图
“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给了向付召最严酷的考验:刺骨的寒风如同冰刀,密集的雪粒席卷天地,在接近峰顶的陡坡上狂风几乎要将人掀倒。但她没有退缩。在简直能吹裂意志的狂风里,她咬紧牙关,用身体对抗着自然的怒吼。冲顶时,时速70+的狂风,夹着雪粒拍打脸颊,虽然脸被冻伤。但她最终成功站在7546米的巅峰。此次速攀“冰山之父”,从大本营往返,她登顶用时13小时08分,总用时18小时16分。
▲ 图片来源:向付召视频号截图
今年34岁的向付召,是我国知名越野跑运动员、马拉松运动员,曾夺得香港100公里越野赛、环富士山越野赛等多个世界越野跑冠军。向付召今年的状态可以说是相当火热,3月在国内的两场比赛未尝败绩,4月又摘下了MtFUJI100 - ASUMI40k的冠军。6月底的西部100更是跑出了女子第二名的好成绩。而眼下她又完成了慕士塔格的冲顶。
从越野跑奇才,到速攀雪山,向付召的成长路径让人不得不联想到“K天王”基利安·霍尔内特。一位来自我国江南的莫干山,一位来自西班牙比利牛斯山,一样“一路开挂”的履历,一样藏着对大山的挚爱。在她速攀登顶“冰山之父”后,下一回又是哪座高山?让我们拭目以待。
(FKT小延展:“Fastest KnownTime”的首字母缩写,涵盖登山、徒步、越野等项目的已知最快时间。通常以最轻简的装备、自导航、最快的速度,将身体完完全全地融入山野之中,进行一场自然与自我的对话。)
安踏冠军发布全新主题视频和山峰GTX冲锋衣,致敬不断向上的追光者
山锋出川,日照金山。万丈金光自天际洒落,照耀雪山之巅,犹如神明的光辉洒落人间,也点亮了无数山地探索者心中的信念。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与对未知的向往,始终驱动着山地探索者不断向高处进发,也推动着高性能户外装备持续进化。对山地探索者而言,向上,是信念;入川,是磨砺。致力于为菁英户外人群提供高性能专业户外产品的安踏冠军近日发布《山锋出川,日照金山》主题视频,以此致敬每一位勇敢追峰,逐光而行的山地探索者。
在《山锋出川,日照金山》主题视频发布的同时,安踏冠军也同步推出了全新山锋GTX冲锋衣。该款全新冲锋衣以赛事级的专业科技为基础,采用GORE-TEX?黑标三层面料(静水压>25000 mmH2O,透湿率>15000g/m2·24h,防风指数:≤16mm/s)打造,提供暴雨级防水防护之余,也兼具持久防风与透湿性能,确保在户外复杂严苛环境和多变气候条件下,依然能展现“出山入川”的专业硬核防护属性。
330四冠王Franco空降巨人出师会,吹响巨人出征号角
8 月 1-3 日,凯乐石 FUGA 在崇礼举办 “巨人出师会”,特邀 330 巨人之旅四冠传奇跑者 Franco 担任主教练,与国内出征选手展开三日特训。从日夜山野实战、力量强化到营养康复,课程覆盖备赛全维度。作为主教练,Franco 将以四次夺冠的实战经验为核心,用工程师般的严谨拆解 330 公里备赛与参赛逻辑,手把手传授训练方法与赛事智慧,让跑者真正掌握 “理论落地实践” 的精髓,一同探索极限突破的边界,让更多人读懂巨人之旅的魅力。
自 2023 年起,凯乐石 FUGA 成为 TORX 巨人之旅全球冠名合作伙伴,拉近该顶尖赛事与中国跑者的距离,通过多种形式播撒 “巨人” 种子,构建从入门到精英的成长体系。
作为专业户外品牌,凯乐石 FUGA 不仅极致打磨产品,更持续推动越野跑山运动发展。半个月前的崇礼赛场,其 FUGA 系列跑山鞋以 42% 品牌占有率居首,用实力赢得跑者认可,彰显与跑者并肩向上的专业坚守。
AAAD × Reebok宠物用品联名宠物包正式发售,凝聚更多“共同行动人”
2025-08-06,运动时尚品牌an action a day(简称AAAD)与Reebok宠物用品共同打造的宠物友好联名活动于上海愚园路1382号Reebok宠物用品门店正式启动。此次活动以“我们是狗朋友”为主题,邀请The Someone动物救助平台的小狗担任“一日店员”,通过线下互动与创意周边,探讨人与动物之间平等、温暖的共生关系。
此次合作不仅是an action a day与Reebok宠物用品的首个宠物友好项目,更是品牌对“多元生命状态”的一次实践。活动特别设计了宠物专属工牌、限定周边及互动打卡区,参与者可携带自家宠物共同体验。现场还设置了待领养小狗的互动环节,通过“店员”角色让流浪动物以更平等的姿态被看见。AAAD创始人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重新定义‘连接’——不仅是人与品牌,更是人与动物之间无声却深刻的默契。”
活动中,小狗们或摇尾迎客,或慵懒打盹,以最真实的姿态传递“等待被爱”的信号。an action a day与The Someone共同呼吁:“人和小狗,不是单向拯救,而是两种孤独的解封,是彼此成为‘The Someone’的契机。”
未来,an action a day将继续通过线下空间与社群行动,凝聚更多“共同行动人”,探索人与物、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让善意与温度持续传递。
清水河BC露营:唤醒纯粹的山野气息
在7月24日的清水河山谷,Fj?llr?ven瑞典北极狐与热爱自然的朋友们,开启了一场 「BC露营」真实体验。
8公里溯溪穿林:围绕西草茨村的8公里重装徒步,与山野连接。从乡村小道到机耕土路,专注于脚下的每一步,感受碎石的触感。在河谷中,聆听水流,那份全然的投入和宁静,是自然给我们最好的回报。
打蜡体验:这是一场特别的 「装备养护环节」—— G-1000?面料打蜡。将蜡块均匀涂抹于 Keb户外大师裤的关节、臀部等易磨损处,蜡屑会沁入面料纤维,采用中温熨烫方式,蜡屑融化,可灵活加固防风屏障,防水性能瞬间提升,滚落如珠。
劈柴生火:从寻找干柴到火星燃起,双手与自然的协作,“荒野厨房”就此开始。烤披萨与牛排的香气混着柴火气息,弥漫山谷。
班夫山地嘉年华落地阿那亚·金山岭,为期10天的户外盛宴
#班夫山地嘉年华 全程10天,45场活动,近20000名热爱者踊跃参与——
阿那亚金山岭与班夫中国联袂呈现的户外盛宴,用镜头记录每一帧心跳瞬间!
? 高光时刻集结
→ 户外影像:班夫获奖影片露天首映,星空下的震撼视听
→ 山地狂欢:徒步攀岩、山林越野跑、极限大操场体验
→ 山野对谈:运动大咖分享探险故事,重新定义「户外」
→ 班夫TALK:与自然对话,与冒险者共鸣,山野中的温暖共同体
点击观看精彩瞬间视频
希望这场嘉年华不是终点,而是无数冒险的起点——
《尽兴》
经历两年的打磨, 过客酒吧及牛啤堂的创始人小辫儿的新书《尽兴》昨天终于出版签售。本书缘起于多年前金山岭长城脚下的一次酒局。小辫儿老师现在的路亚钓鱼“导师”哥们儿文勇,在听他讲了想把夫人海雁记录南锣鼓巷过客酒吧的日记出书的想法后,就推荐小辫儿老师找他的朋友黄菊。
据小辫儿老师回忆:“一年后,我来到成都找到她。我喝酒,她喝茶。这一聊整整就是五天四夜”。他们听到一个梳着长辫的东北青年,用自行车轮丈量七条进藏路线,在高原的烈风与星辰下延展长途骑行的边界。他闯入北京南锣鼓巷,将破旧平房改造成“过客”酒吧,成为那个时代背包客与艺术家的乌托邦;又在中年转身,以“牛啤堂”掀起中国精酿啤酒的革命。
又过一年,一本散发着新鲜油墨香气的书落地之际,作者黄菊同她十岁的小女儿风尘仆仆从成都骑自行车长途跋涉安抵北京,好朋友把盏言欢,正所谓“你不知道的都在书里,你想知道的也在酒里。”书如其人。小辫儿,一名狂热的户外旅行者,同时也是一个“啤酒疯子”,他是中国最早骑行西藏各条国道的背包客之一,也是今天熟知的“精酿啤酒”英译中统一人之一,他甚至遍尝92个国家和地区的啤酒,收集了13000多个啤酒瓶子,收藏出一个“世界啤酒瓶博物馆”。
2003年,小辫儿老师从拉萨出发,一路向西骑行,翻越喜马拉雅山脉到尼泊尔加德满都,过境前一天晚上,睡在拉龙拉和亚汝雄拉两个山口间一个羊圈里小木屋的牧草垛上。清晨正收拾行李,一位牧民好奇地打量着他,他顺手拿起相机低角度抓拍了一张照片。22年后,这个来自遥远雪域高原的凝视,成了这本书的封面。
小辫儿老师在后记中说,这位牧民,便是他想感谢的人之一。“这本书里太多回忆,是无数人用掌心帮我焐热的。熟悉的,亲人朋友;陌生的,战士、司机、僧侣、牧民、饭馆老板、道班工人、伸出援手的路人、擦肩而过的过客……无穷无尽。谢谢你们所有人!”
这本书是90年代流浪精神的一幅剪影:七条进出藏骑行路线、露宿道班、乞讨式旅行……小辫儿老师的经历是上世纪户外黄金年代的缩影,记录了一个没有GPS、只靠热血与好奇心探索世界的浪漫年代。翻开这本书,如同打开一瓶未经杀菌的鲜啤:泡沫汹涌,滋味粗粝,却饱含原始的生命力。献给所有在996中蠢蠢欲动的灵魂,以及在算法时代依然相信“自由可酿”的人。
阅读这本书,共赴一场冰川发酵下的“追忆逝水年华”。
撰文/谷子、紫桦
设计/天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