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娃好不容易考高分,却被塞进“智能土木”,毕业月薪五千,连奶茶店都嫌低。
哈工大这波操作,把国家专项计划变成了冷门专业回收站。
事情很简单:同一张录取通知书,城市考生拿到的是计算机,农村考生拿到的是土木。
名字改得挺唬人,“智能建造”“新材料”,其实就是就业率52%的老大难。
学校不敢砍这些专业,怕影响学科评估,干脆打包送给信息闭塞的农村生。
更鸡贼的是“实验班”套路。
招生简章写得像天堂,进去才发现14个专业里只有1个计算机,剩下的全是海洋资源、给排水。
按成绩分流?
说白了就是高分留下,低分去填坑。
转专业?
门都没有。
重庆那个补录班更离谱,15个专业清一色土木材料,像清仓甩卖。
家长以为捡了C9的便宜,其实是接了烫手山芋。
最扎心的是,这些专业老师设备都在,就是没人报,学校舍不得扔,只好拿农村生当缓冲垫。
浙江已经开始动手了。
连续两年就业率垫底的专业,直接从专项计划下架。
还要求公开真实工资条,社保缴纳记录。
这招挺狠,相当于把遮羞布扯了。
可惜现在大部分省份还在装睡。
农村家长最怕什么?
孩子考了650分,最后混得不如中专生。
他们连“学科评估”是啥都不知道,就知道孩子毕业找不到工作。
现在网上有人教查就业报告,可很多农村家庭连电脑都没有。
说穿了,这就是信息差的屠杀。
城市家长能查到某个专业去年多少人转码农,农村家长只能听招生老师吹“国家战略”。
等发现被骗,孩子已经大二了。
最黑色幽默的是,学校也委屈:冷门专业养着那么多老师,砍了怎么交代?
于是农村生成了完美的接盘侠——分数高,好安抚;信息少,好糊弄。
这算盘打得,珠子都崩脸上了。
现在就看浙江那套能不能全国推广。
要是每个学校都得把专项计划的专业就业率贴大门口,估计很多“智能XX”当场现原形。
在那之前,农村考生记住一句话:专业比学校重要,烂专业清华也救不了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