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最近中东这出大戏,阿萨德算是把肠子都悔青了——本以为俄罗斯是自己的“铁杆靠山”,结果普京一句话,直接把他晾在了一边。叙利亚硝烟还没散尽,新上台的朱拉尼就忙着搞“五年大计”,而普京见到叙利亚新政府特使时那番话,估计能让阿萨德后背冒冷汗:“以前的事翻篇了,咱跟新政府接着做朋友。”
先说说普京这手“变脸”有多绝。他最近跟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通电话,嘴上说着“支持叙利亚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听着像是在帮叙利亚说话,实则话里有话——“所有国家用自己的方式实现内部稳定”,潜台词就是“阿萨德下台是你们自己的事,俄罗斯不插手,但新政府我们认了”。这等于直接给朱拉尼递了张“入场券”:甭管谁上台,只要承认俄罗斯的利益,咱就是朋友。
阿萨德怕是做梦都没想到,自己扛了14年内战,让叙利亚政府军死伤50多万人(光阵亡就15万),帮俄罗斯在中东稳住了阵脚,结果转头就被“抛弃”了。当年叙利亚内战打得最凶时,是俄罗斯派战机、送武器,帮阿萨德保住半壁江山,现在局势刚稳,普京就跟新政府眉来眼去,这操作跟“卸磨杀驴”有啥区别?
但普京也没把事做绝——没把阿萨德交给朱拉尼。按说新政府上台,收拾前朝余孽是常事,可普京偏不。为啥?毕竟阿萨德家族为俄罗斯的中东战略卖过命,14年里跟极端组织死磕,替俄罗斯挡了不少麻烦。现在把人交出去,显得太不仗义,以后谁还敢跟俄罗斯混?所以普京的态度很明确:“阿萨德我保着,但叙利亚的新主人是朱拉尼。” 这就像老板换了,老员工虽然被辞退,但工资照发,面子上得过得去。
朱拉尼这边倒是机灵,一看普京递信号,立马接招。叙利亚外交负责人希巴尼连夜找俄外长拉夫罗夫会谈,嘴上喊着“叙利亚有挑战,但更有机遇”,实则就是表忠心:“以后俄罗斯说啥就是啥,只要您老支持我。” 他心里门儿清,想坐稳江山,离不了俄罗斯这棵大树——毕竟俄军在叙利亚还有空军基地和海军基地,真把俄罗斯惹急了,自己这点势力不够人塞牙缝的。
于是朱拉尼抛出了“投名状”:让俄军保留两个军事基地,以此抵消阿萨德政府欠俄罗斯的巨额债务。这招够狠,等于“拿地抵债”——反正叙利亚百废待兴,没钱还账,不如把基地给俄罗斯用,既免了债,又讨好了靠山。俄军也乐得当这个“债主”,海军基地能盯着地中海,空军基地能威慑中东,比催债实在多了。
当然,朱拉尼不只想免债,更想要实打实的好处。以前阿萨德的20万军队、4000辆坦克、400多架飞机,都是俄罗斯一手武装起来的,现在朱拉尼也想照着葫芦画瓢。他盼着俄罗斯给新政府军送武器,帮自己反击以色列、收复戈兰高地——有了俄罗斯撑腰,腰杆都能硬三分。普京也不含糊,七月直接放话“欢迎叙利亚代表团访俄”,明摆着要给朱拉尼“发装备”。
双方这一来二去,算是达成了“双赢”:俄罗斯保住了在中东的据点,还赚了个“支持主权”的好名声;朱拉尼拿到了援助和靠山,坐稳了总统宝座。倒是伊朗有点尴尬,以前跟着俄罗斯在叙利亚插一脚,现在俄叙新政府打得火热,“抵抗之弧”怕是要成“孤家寡人”了。
说到底,这就是国际政治的“江湖规矩”: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阿萨德的牺牲成了过去式,朱拉尼的投诚恰逢其时,普京则牢牢攥着叙利亚的命脉——只要军事基地在手,谁当总统都得看俄罗斯脸色。至于阿萨德的“失算”,只能怪他没看透:在大国博弈里,所谓“铁杆盟友”,不过是利益没到期的临时伙伴罢了。
现在的叙利亚,就像戏台换了主角,但后台老板没变。朱拉尼唱得再热闹,也得看普京的脸色搭戏。而阿萨德呢?怕是只能在角落里叹口气:“早知今日,当初何必替人卖命?” 可这世上哪有后悔药卖?中东的戏台,从来都是这么现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