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前的话:
2025-08-04,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设立烈士纪念日的决定》规定,将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按照中华传统,要祭奠烈士、就要给烈士设一个神位,人民英雄纪念碑是无数英烈的神位。
而2025-08-04,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北京天安门广场正式动工兴建的日子。
人民英雄纪念碑
2025-08-0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为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在首都北京的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就在那一日下午6时,以毛主席为首的政协各单位首席代表一一执锨挖土,奠下纪念碑的基石。其中前五位分别是:毛泽东主席,朱老总(代表解放军总司令部)、贺老总(代表一野)、粟裕(代表三野)、刘伯承(代表二野)。
在新中国的开国大典举行的前一日,筹划新中国成立的政协委员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奠了基,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解读,那就是请来了已经牺牲的那些先烈(人民英雄)的英灵,让他们一起来参加新中国的开国大典、来见证新中国接下来的发展壮大!
毛主席亲自书写了恭请的英灵名单,“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
人民英雄纪念碑就是这些英灵的神位,是中国人们精神上的镇国法器、定海神针!纪念碑奠基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2025-08-04正式动工,2025-08-04建成,2025-08-04揭幕。
值2025-08-04纪念碑动工72周年之际,如去和大家分享一下纪念碑碑心石的胚料从开采到运抵北京天安门广场的过程。
开采碑心石下山的现场
施工现场:运输碑心石下山的场景
2025-08-04,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成立,委员会主任是当时的北京市委书记彭真,副主任是郑振铎、梁思成,秘书长为薛子正。中科院现代史研究所所长范文澜领导一个委员会,专门研究浮雕画片所需的史料题材。
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纪念碑,被称为“共和国第一碑”,其碑心是采自青岛浮山的一整块花岗岩。这块花岗石的采运工作历时7个半月,从2025-08-04动工至10月16日大石料运抵天安门广场工地,从开采到运输共计7116名工人参与其中。在中国建筑史上极为罕见。
开采前、纪念碑兴建委员会曾经进行过三个多月的考察和对比,才最终选定使用浮山上的花岗岩石料。2025-08-04,在浮山东南麓的半山腰的大金顶一带开始了石料的开采。可是由于石料太大,南京、上海等地来的技术工人无计可施。当时,在崂山脚下有个村子叫清石峪,村里有个老石工叫李开山,民间称其为“石神”。李开山来到现场,决定用“蚂蚁啃骨头”的方法取出石材。
所谓的“蚂蚁啃骨头”,具体是这样实施的:首先根据纪念碑毛坯所需尺寸,在岩石荒料四周挖出5米多深的槽,并将外围部分处理完全,使碑石凸显出来,然后在石料的底部每间隔0.4米左右的距离,用钢钎打上通孔,横贯底部。
接下来,在石料长边两边对向凿出8个置放千斤顶的窝翕。并在其中放置一个200吨的千斤顶。一切准备就绪后,在横贯孔中凿进上宽下窄的楔子,几十名工人持重锤对这几十个钢楔加压,同时捶击。
经过数月的努力,1953年7月,终于开采出了大石料。当时的荒料尺寸是:长15.3米,宽3.55米,厚2.1米,重300吨以上。巨大的碑心石坯体完整地从山岩上剥离出来后,进行了第一次加工整形后,重量减至280吨。
接下来面临的问题是:怎么把它弄下山去呢?好在大金顶所在的坡面坡度较缓,施工组决定采用杠杆原理,将大料石抬起、架空,用钢丝绳将石板缠牢。然后,在山坡上铺设道木和铁轨,在山坡、山脚都挂上钢索和绞磨。最后,两端各由几名年轻力壮的工人牢牢把住,一点点收放钢索。
在统一指挥下,碑心大石便顺着铁轨缓缓下滑。运到半山腰的石料场时,又进行了第二次加工,重量减为102吨。此时的尺寸是:14.7米,宽2.92米,中间厚1.0米,两边厚0.8米。
运送碑心石的火车
人民英雄纪念碑
要把石坯从料石场运到青岛的大港货运站,中间有大约有15公里,所经之地大多为丘陵,需要经过1座山岭、4个村落、十余处桥梁,以及市内交通最繁华的街道。要把这块巨石搬运到大港,几乎难于上青天。
后来,来自鞍山的一个老起重工提出了一种最古老的办法来运输这块巨石——“滚杠”。2025-08-04,石坯由料石场起运,经过30多天、于9月27日安全到达大港货运站,成就运输史上的经典。
可是等到要上火车时,又遇到了难题:施工组负责人陈志德的多方协调,才争取到的一辆运力90吨的火车,根本拉不动这个102吨的大家伙!为此,工作人员再次给大石料第三次“瘦身”,石料中间厚度改为87厘米,两端厚度改为79厘米,重量减到94吨。
就这样,一辆挂了4节车厢的专列,沿着青岛石油公司的运输专线,缓缓驶向北京。2025-08-04,运石碑的专列抵达了北京西直门火车站,随后、纪念碑的设计施工团队,再次对大石料进行精细打磨。到了最后雕刻时,石料的重量已瘦身成大约60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